加快医疗健康数字化改革 不断提升居民就医体验

日前,以“平台经济发展@数实融合”为主题的2023平台经济与数字生态未来发展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期间,杭州市萧山区卫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宋瑜接受新华网采访,围绕医疗健康数字化改革分享了个人观点。
精彩观点
1

新华网:区域医疗健康的数字化建设是一整套系统的工作,其中还会涉及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观念转变及跨部门协同。是什么推动了萧山区卫健局下定决心启动全域的医疗健康数字化改革?

新华网:区域医疗健康的数字化建设是一整套系统的工作,其中还会涉及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观念转变及跨部门协同。是什么推动了萧山区卫健局下定决心启动全域的医疗健康数字化改革?
宋瑜:萧山区2010年启动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的优点和缺点也逐渐凸显出来。优点是方便了群众就医问诊;缺点主要集中在数据的互联互通方面,不同医院的数据库无法互通,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导致区域内医疗资源无法统筹调配,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针对数据无法互联互通造成的群众就医难、就医烦,居民健康生活提升不明显,区内医疗资源难以统筹调配等问题,2021年,萧山区卫健局以打造“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为目标,下定决心启动了萧山区医疗健康数字化改革相关工作。
2

新华网:萧山区医疗健康数字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新华网:萧山区医疗健康数字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宋瑜:2021年,萧山区启动“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建设,逐步打通了区级医院和医共体的数据库,实现了全区7家区级医院、24家卫生服务中心和各社区、村站的数据互联互通,归集全区165万建档人群的检查检验、医院就诊、居民体检、公卫服务等数据,厘清了全区健康数据。
2022年,通过“健康大脑+”的数据要素提取,萧山区衍生出了以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为核心的“签E生”应用,在实现“家庭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生”的三级联动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家庭医生签约、问诊、随访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其次是以深化分级诊疗为核心的“小病慢病不出村”“专病管理中心”和以传染病疫情防控为核心的“传染病多点监测预警处置系统”等惠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其中,“小病慢病不出村”先后获得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数字社会优秀案例、浙江省2022年“最”系列——“最佳应用”、浙江省综合医改十佳案例等多个荣誉。
3

新华网:“小病慢病不出村”“专病管理中心”和“传染病多点监测预警处置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新华网:“小病慢病不出村”“专病管理中心”和“传染病多点监测预警处置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宋瑜:2022年,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我们发现萧山区每年高血压、糖尿病等“两慢病”就医人数达22.5万,基层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总量非常大。因此,我们围绕实际存在的基层慢病配药难、基层医防融合难、基层个性化医疗需求满足难等问题,运用数字技术开发了“小病慢病不出村”基层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以形成一站式的基层医疗健康便民服务为目标,构建了日常监测、常规检验、慢病配药、住院办理和康复护理五个不出村服务。截至目前,慢病配药不出村服务已覆盖269个村站,站点药品目录新增1892条,服务人数已达1.5万余人次,解决了区内两慢患者“配药难、配药繁”的问题;康复护理不出村已实现全区覆盖,累计提供上门康复护理4068人次;监测服务不出村已完成接入全区269个站点的监测设备100套、发放智能穿戴设备454套、监测平台预警后AI干预19.1万次;常规检验不出村,针对慢病居民需定期复检、反复检验、上级医院检验结果智能共享互认,做到应认尽认;通过构建“入院办理不出村”应用场景,简化入院手续,改革住院单申请入院的流程,实现住院手续村站办。今年,通过“云入院”办理入院累计达6809人次。
在专病管理中心建设中,我们主要围绕传统疾病普筛覆盖面小、患者对区内专科能力不了解、患者与区级医院粘性不强、病患外流现象、医共体内医防协同不足这些问题开展改革。专病中心通过归集区内医疗、公共卫生、教育、民政等全景全量数据构建数据底座,以建立包括事件感知、统计分析等4类19项主题库、8大专病库,构建风险预测、健康分级、动态组队等11项可共享开放的算法组件,通过形成“诊前、诊中、诊后”一体化、全流程便捷诊疗的路径,从而促进医疗资源下沉,使患者的诊疗全程获得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的深度介入。
在启动数字化医疗健康改革之初,我们就意识到了大数据对传染病防控的积极作用。因此,2021年我们就依托“健康大脑”基座开发了“多点疫情监测预警系统”。2023年我们又结合发热、腹泻、皮疹、黄疸等传染病常见 10 类症状,以及国家重点监测的甲、乙、丙类传染病的 50 多种传染病的要求,开发了对应的分析监测及预警模型,迭代了原有的系统,升级为“传染病多点监测预警处置系统”。该系统运用算法+模型,形成对全区医疗机构的实时预警信息采集,同时将全区 400 余家学校(含中、小、幼)的在校生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实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早控制”。
4

新华网:萧山区卫健局如何运用数字化赋能“医康养”?

新华网:萧山区卫健局如何运用数字化赋能“医康养”?
宋瑜:老龄化在萧山地区是当前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鉴于此,我们聚焦特殊老年人群养老需求,依托“健康大脑+” 数智治理能力,将卫健侧“家庭病床”、民政侧“家庭养老床”和残联侧“康复护理床”有机结合,建设系统化、标准化、智慧化的医康养一体服务机制,打造“一床三融五件事”多元化居家养老模式,积极探索新举措、新方法,以机制、费用扶持等保障措施推动医康养结合服务普惠百姓,构建医康养全方位健康服务管理体系。
在具体工作落实实施方面,首先是构建顶层设计,多跨协同,完善医康养“一张床”服务体系。其次是通过平台贯通,数字赋能,推动服务资源“三融合”共享共治。再则是智慧医疗,贴心助残,推进居家养老“五件事”服务工作。
自“一床三融五件事”多元化居家养老模式推出以来,2023年萧山区瓜沥街道先行先试,建立三部门共管床位152张,双方共管321张;已配备安装物联感知设备12560套,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康复护理工作向社区和居家延伸,社会养老关爱向特殊老人倾斜,形成了萧山区老年残障弱势人群的全方位健康服务管理体系。
5

新华网:未来萧山区卫健局还将完善哪些数字化建设,这些数字化应用又将涉及哪些与医疗健康相关的工作?

新华网:未来萧山区卫健局还将完善哪些数字化建设,这些数字化应用又将涉及哪些与医疗健康相关的工作?
宋瑜:我们2024年将围绕“三重二进”展开工作。
“三重”是:重点打造数字疫苗全景生态样板。借助与浙江省疾控中心、杭州市疾控中心联合的契机,以共建合作公卫发展的新模式。重点强化区域智慧医疗制度保障体系的常态化,并加快把这些形成的建设发展成熟经验、成功做法,通过制度形式固化下来,转化为区域医疗健康的治理新能力、服务新规范;重点扶持数字化建设薄弱医院,完善信息化基础工作。力争在2024年,实现萧山区第一医院过电子病历五级,萧山区二院、萧山医院通过互联互通四甲测评,同时落实基层HIS升级工作。
“二进”首先是推进深化医防融合体系建设。通过现阶段梳理区域疾控的数据要素,推进萧山区现运行的传染病多点疫情防控系统的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系统数据底座、传染病专病管理、传染病掌上管等工作,力争打造传染病数字化防控的萧山样板。其次推进智慧医疗改革持续建设。通过对阶段性数字化医疗健康改革成效的梳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智慧医疗项目延伸扩面,提升全区医疗服务的“准度、广度、温度”。同时,加快民营卫生机构医疗数据接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保障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打通数字健康高效发展“大动脉”。(张灵 夏越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