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主页 焦点网谈 潮起浙江 视点追踪 权威发布 商界财富 服务广场 浙江网群
专题主页 >> 9月24日钱江潮涌现场直播主页
网络直播
潮起网络
钱潮成因
钱江潮传说
名人观潮
百家咏潮
潮起浙江
不遣潮头过富春
         ——钱塘江涌潮上界的变迁

  由杭州湾喇叭口进入钱塘江河口的潮波,在接近尖山处形成涌潮后,势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以每小时约20公里的速度向上游挺进。

  钱塘江涌潮究意能上溯到何处?历史上的记载和当前的位置不尽相同。

  唐宋时代,杭州一带曾是观潮的好地方。一千二百年前,孟浩然有《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诗: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李白、白居易等也都曾到此观潮。樟亭实为唐时的观潮亭,位于今杭州南星桥一带,宋时改为浙江亭。当时的涌潮不仅能够到达杭州,而且还可继续逆流而上。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恩波桥诗》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恩波桥在富阳城西三百步。

  由此可见,宋元时代,钱塘江涌潮可以上溯到富阳以上的恩波桥。在此,可看到壮观的涌潮潮景。

  要了解不同时期涌潮所能到达的位置,应首先了解钱塘江的“潮流界”和“潮区界”。“潮流界”是指潮水水流所能到达的上界,超过此界,潮流虽已不再继续往上行进,但山水受潮流的顶托,水位仍能随潮汐的涨落而升降,这种水位升降的上界称“潮区界”。钱塘江的潮流界在恩波桥以上的溜江滩,潮区界到芦茨埠。1968年富春江大坝建成,阻拦了潮水的行进道路,潮区界也下移至大坝脚下。

  历史上,钱塘江在杭州和海宁盐官之间曾有过三条流路。北宋中期以前,江流潮汐从龛山和赭山之间出入。因龛、赭两山对峙如门,俗称“海门”,又称“南大门”。这时,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呈一顺直的喇叭形,涌潮过海门后,直冲杭州城以上。所以,潮头上溯较远。北宋中期以后,江道开始变化,先改为从赭山和河庄山(今白虎山)之间出入,称“中小门”;随后几经变迁,最后于清乾隆年间稳定地走河庄山与今北岸海塘之间出入,称“北大门”,直到如今。

  江道走北大门后,钱塘江和杭州湾已不再是顺直的喇叭形,出现弯道,流路增长,摩阻力也增大,涌潮上溯的上界有所下移。但至本世纪60年代中期,未曾大变。所以,涌潮上界也无明显改变。

  60年代后期开展大规模治江围涂以来,杭州以下江道逐渐缩窄。如今,海宁八堡以上江道已缩窄1/2—4/5。潮波传播远不如过去通畅。70年代以来涌潮已无法抵达钱塘江大桥,但在江道刷深畅通时,仍能上溯到闻家堰附近。

  钱塘江涌潮上溯的位置,历史上却另有不同记载,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这些说法较之前面的说法又向上推移了40多公里,但在这些诗句中,并未肯定是“涌潮”。事实上,这些诗是反映了钱塘江的潮区界,严滩还能受到涌潮影响,但并非涌潮所能到达之处。此外,明代杨穆曾提到“潮过夷亭出状元”,至今仍有人引用。其实,历史上的“夷亭”不在钱塘江,而在长江口。

  钱塘江涌潮的逐渐下移是总的趋势。唐宋时的观潮在杭州一带,从元末起,已呈下移趋势,明末以来,盐官逐渐成为观潮胜地。本世纪70年代中期,在江道刷深的情况下,杭州三堡一带也能见到气势不凡的潮景,并继续向上挺进,穿过钱塘江大桥。近几年,在六和塔以上珊瑚沙自来水厂一带还能见到壮观的涌潮,甚至上溯到浦阳江口。经过长途跋涉,涌潮锐气大减,已呈强弩之末,再也无法冲驰,潮头便逐渐消失。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