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看浙江(周刊五)

3月25日到3月31日新华社记者立足全国看浙江,聚焦浙江绿道、高铁建设,关注医疗与慈善等。

阅读全文
         编辑: 陈青
三千公里绿道:营造杭州发展新空间

  串起千岛湖、京杭大运河、西溪湿地、西子湖……超过3000公里的城市绿道正织成一张连接杭州城乡生态、产业、文化的密网,为钱塘江畔的创新活力之城营造出新的发展空间。

【评论】村务监督:从“治村之计”到“治国之策”

  目前,全国有近60万个建制村,原来的村级组织设“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后来增设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个“第三委”的制度安排,最早源自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的创新实践。

【经济】杭州至衢州高铁全线开工 预计2022年建成

  继杭绍台铁路、杭温铁路之后,浙江第三条引进社会资本的350公里时速高铁项目——杭(州)衢(州)铁路(建德至衢州段)于28日全线开工,预计于2022年建成。

【经济】探秘杭州“智慧工地”

  摄像头“巡逻”,可自动识别火焰和安全帽,物联网数控中心实时监控施工现场,能“思考”的云平台系统……27日,记者走进杭州钱塘江畔一座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智慧工地”,探访建筑工地里的“黑科技”。

【正能量】72岁与91岁的共鸣:“慈善要终生做下去”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72岁的“支教奶奶”周秀芳近年来多方奔走,发动社会力量为湖南省溆浦县捐建27所(包括筹建)希望小学。宁波市宁海县91岁的老人王春文看到相关报道后很感动,找到周秀芳老师说:“(我)今年捐5所希望小学,明后年,继续捐。”

【医疗】安吉:探索村医本地化培养模式

  为解决乡村医生老龄化、人才缺乏的窘境,浙江省安吉县正在探索基层医疗人才本地化培养模式。近日,该县选拔出首批46名青年农民,组建中医师承定向培养班,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学习。

【文化】德清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大型制玉作坊遗址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一大特征,在浙江省德清县,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大型制玉作坊遗址中初鸣遗址,为研究当时的制玉工艺和玉矿来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周刊]浙江:绿道为城市绿色健康发展营造新空间

3月25日到3月31日新华社记者立足全国看浙江,聚焦浙江绿道、高铁建设,关注医疗与慈善等。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