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大运河沿线文化繁荣,离不开丰厚的经济基础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近日,2022年“书香杭州”系列活动总结分享大会在杭州市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举办。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文化研究院运河研究员叶兴才做客新华访谈,就《红楼梦》是如何呈现运河沿线各阶层的社会生活、大运河是如何充当《红楼梦》中的叙事助手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精彩观点
1
新华网
新华网:中国古典文学浩如烟海,据您了解,有哪些古典小说与大运河有关?
新华网:中国古典文学浩如烟海,据您了解,有哪些古典小说与大运河有关?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21230/36b2181d641d41cf961057fceb32509f.mp4
叶兴才: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河,更是一条文化长河。明清时期,四大名著都诞生于大运河沿线城市。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运河边上的江苏兴化人,早年到苏州追随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几年之后到杭州做了两三年官,最后到淮安潜心写作,《水浒传》便是沿着运河而成。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虽然来自山西,但他的生活轨迹都是跟随师父施耐庵的,所以《三国演义》的写作也在运河边上的淮安完成。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是淮安人,其书中蕴含的丰富的想象力与诡谲多变的传奇色彩,与大运河带来的南北风物的交汇与思想的碰撞是分不开的。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早年生活在南京,正是书中写的金陵。曹雪芹十三岁时,曹家惨遭抄家,他便举家沿着大运河北上来到北京生活,大运河也因此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对他而言,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水路,更是他的人生起伏之路。来到北京后,他开始了“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写作,《红楼梦》就此形成。
1
新华网
新华网:您认为《红楼梦》是如何呈现运河沿线各阶层的社会生活的?
新华网:您认为《红楼梦》是如何呈现运河沿线各阶层的社会生活的?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21230/09772f6347e5451dbb2cddc347eef06c.mp4
叶兴才:大运河沿线文化繁荣,离不开丰厚的经济基础。  
中国古代,大运河是经济中心,它流淌到哪里,哪里就能繁荣起来。《红楼梦》在大运河的滋养下诞生,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物质生活和人员流动也与大运河密不可分。书中大观园修建时,有许多材料都来源于南方,还有来自西洋的钟表、南洋的香料。“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宝玉因为瞎玩被父亲拿着板子痛揍一顿后,茶饭不思、毫无胃口,王夫人将“玫瑰清露”赠予宝玉,饭一下子就变得香喷喷。据专家考证,“玫瑰清露”其实是南洋的香料,在苏州经过工厂工人的研制变成了一种名贵的香料。
1
新华网
新华网:您认为大运河是如何充当《红楼梦》中的叙事助手的?
新华网:您认为大运河是如何充当《红楼梦》中的叙事助手的?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21230/fb92f6536d6e471bb8e039d430f96c21.mp4
叶兴才:《红楼梦》中有很多大运河的元素。它虽然没有直接写大运河,但几乎处处都是大运河。  
《红楼梦》中有许多女性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女性角色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  
林黛玉是苏州人,后随父亲来到长江与大运河交汇点——扬州。书中第三回合描写黛玉被贾母派来的船接走时说,林黛玉去时先是哭了一场,随后登舟而去,到了北京后弃舟下船,很明显走的就是大运河这条水路。  
薛宝钗来自金陵,书中虽未直接描写其如何经水路去往北京,但我们也能从其他的情节窥见这一过程的蛛丝马迹。香菱学诗时便说过一句话:“我们那年上京来,日下晚便湾住船。”“日下晚便湾住船”,意为当天晚上我们就在河边住下来了。大运河以长江为界,可以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就是江南运河,水量充沛。然而北方地区水量不比南方,为了保持运河的正常通行,很多地方故意让河道变得蜿蜒曲折,从而让河道减速以达到保持水深的目的。因此在长江以北的运河沿岸就有很多以“湾”字来命名的地方,比如扬州的三湾,再比如北京的张家湾。很多行人便会在“湾”处停留休息,翌日启程。所以从书中香菱所言“日下晚便湾住船”中便可以看出,香菱与她的主人薛宝钗经常在大运河上坐船行走,才能够有这样的体验。
1
新华网
新华网:有人说“《红楼梦》小说的全部故事从大运河开始、在大运河结束”,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新华网:有人说“《红楼梦》小说的全部故事从大运河开始、在大运河结束”,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21230/859ff403853c4e159fdf4cc2c337d571.mp4
叶兴才: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红楼梦》的开头是从大运河边上的苏州昌门开始写起的。昌门是运河边上一个很繁华的地点,类似于杭州武林门。在此处有一名士绅叫甄士隐,虽然没有功名,但是他的家境还算富有。但他的邻居贾雨村就没有这么幸运,是个落魄的书生,寄居在甄世隐家旁的破庙里。有天二人一起喝酒,贾雨村畅吐平生不快,诉其不得志,赶考而不得。甄士隐听罢二话不说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还给了他两件冬衣,让他买舟西去进行赶考。在我们的印象中大运河是贯通南北的,应该是南北向的,但此处所写却是“买舟西去”,那是因为从苏州到扬州这段江南运河其实是东西向的,所以这一段是写实的、合乎情理的。人们常说穷家富路,因为常常需要预防不测,在路上的花费往往比平时在家里要多。根据专家考证,在清代中期,五十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家两年半的花费。一个南方的读书人要花费自己两年半的生活费才能够完成要沿着运河去北京去赶考的夙愿,贾雨村感慨他生不逢时、命运多舛,也不足为怪。  
到了第一百二十回,故事即将进入尾声,贾政从北京坐船到南方安葬贾母,到了一个叫毘陵驿的地方,遇到了儿子贾宝玉。毘陵也是常州的古称,它不仅是一个地名,在明清时代还有“离别”这一文化上的含义,贾宝玉在毘陵和他的父亲贾政做了最后的道别,也就是《红楼梦》的结尾。
1
新华网
新华网:在明清时期,大运河是如何将南北文化融合起来的?
新华网:在明清时期,大运河是如何将南北文化融合起来的?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21230/257a3725fdd649dc8557cf33bc4fc87d.mp4
叶兴才:以京杭大运河最北面的北京和最南面的杭州为例。建造明清皇宫的砖瓦来自运河边的山东益清,木材由西南山区通过长江漂到扬州后顺着京杭大运河运到北京,宫中需要的自制品粮食是从苏杭一带运过去的,瓷器是从江西景德镇通过赣江到长江后再经扬州运到北京城。  
北方人对于江南文化有天然的亲近感,主动学习、融合江南文化,南方人也同样主动接受北方文化。比如杭州方言对于北方人来说较为易懂,因为宋朝南渡时来了一批河南人,把北方的方言带到了杭州,同时杭州方言也受到官话的影响。再如杭帮菜,由于南来北往的人都在杭州汇聚,所以杭帮菜融合了不同地方的口味,属于江湖菜之一。俗话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杭帮菜不像苏州菜那么甜,不像上海菜那么腻,口味比较平淡平和。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采访:赵梓彤 拍摄/剪辑:宋越文字:宋越、周怿涵 供图:受访者 编辑:宋越)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