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水泉

实现碳中和需要政、产、学、研、企通力合作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精彩观点
1
叶水泉
新华网:建设能源互联网对于我国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有何意义?
新华网:建设能源互联网对于我国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有何意义?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630/43f0ee8576704c2ea69b99c60b602d16.mp4
低碳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工业、建筑、交通等方方面面都要实现低碳。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个是节约能源,也就是通过降低能源需求,减碳降碳;第二个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来进一步减碳;第三个是通过森林、植物等来固碳;此外还可以用技术手段进行碳捕集并存放起来。  
但能源具有生产、输送、使用的一个全过程,要实现彻底的低碳化或碳中和,最重要的就是将这些环节数字化,通过数字化将能源的生产、输送、消费全环节管理起来实现降碳,数字化与能源互联网密不可分。
1
叶水泉
新华网:建筑节能领域如何推动绿色低碳的转型?
新华网:建筑节能领域如何推动绿色低碳的转型?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630/c1987770a49f4409897ba515e2709024.mp4
我国传统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各个环节相互独立,能源单一、流向线性,这可能是造成能源整体利用效率低、排碳量高的主要原因。  
现在,我们可以借用能源物联网,打通能源的生产、输送、使用各环节,也就是用多元、开放、互动的方式,将能源生产、输送、使用一体化,从而提高全过程能效,达到减碳、降碳甚至碳中和的目标。  
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实践。比如,能不能把一个城市划成若干个网格,在一个几平方公里的网格内实现能源的生产、使用、输送一体化?这也就是我们讲的区域能源系统,它的核心就是用多能源的形式打破原来单一的能源供给,在能源使用时实现冷热电协同,再用一个云平台进行整合,形成全过程能效管控的区域能源系统。
1
叶水泉
新华网:推动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近些年您的团队重点研究了什么?
新华网:推动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近些年您的团队重点研究了什么?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630/43477d3fc22c4299968b2ee21a6c2a83.mp4
通过实践,我们形成了两样东西。一个就是刚才讲的技术路线,也就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能源互补,以储能为核心的冷热电协同,以大数据云平台为中心将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全过程进行高效管控,围绕这些要求研发了一系列核心产品和相关技术。同时,我们还形成了一套商业模式,即“规划引领、导则约束、多元投资、技术支撑”可落地操作的建设模式,我们还重点研究了城区级别低碳能源的规划,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规划方法。  
在产品、技术方面,我们研究了高效的储能系统,比如说在多能互补方面,充分利用正泰光伏发电的优势,我们重点研究蓄冷和蓄热技术,成功研发了高效的纳米导热复合蓄冰盘管、智能型水蓄冷(蓄热)装置、电极锅炉,这些发明专利在全球也是领先的,有效替代国外产品。在能源管理方面,我们还研发了基于电磁原理的冷、热量表和智能水表,能够对水、电、冷、热、气进行精准计量,然后再分析其消耗过程中有没有浪费,由此设计了以这些能量表为核心的能源管理系统。最后,我们建立了一个云平台,将能源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将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信息在能源互联网上公开透明并实现能源生产和使用的自动匹配,以其提高能源全过程效率,我们还形成了不同应用场景相应的智慧型自动控制和能效管理技术方案。
1
叶水泉
新华网:“近零能耗建筑”模式落地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新华网:“近零能耗建筑”模式落地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630/900624f43c12495e821d94a4f95f2585.mp4
我们于2016年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建成了源牌零能耗试验示范楼,大楼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按照传统的建筑建设一年大概需要用电25万度,我们采用了22项节能技术,将能源的消耗从25万度降低到10万度。  
第二个办法就是新能源替代,我们在大楼屋面加装了100千瓦光伏电站,一年发电10万度,这样该建筑本体发电量和用电量实现全年平衡,在我们国家的零能耗建筑标准里,称之为零能耗。从5年多的实际运行数据来看,这个目标实现了,而且效果很好。  
在推广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因为零能耗楼涉及到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等很多专业,它是一个多专业交叉的百科全书,缺少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把它推到市场上去,也就是说零能耗楼无法整体直接销售,或者说很难和现有的建筑工程的建设以及招投标模式相匹配,所以没有办法把零能耗楼整体销售出去,这可能是我们最大的一个障碍。第二个,零能耗也好,低碳也好,碳中和也好,它的背后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就是节能减排。节能减排通常要增加投资人的建设成本,因此,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规律这一只手,无法推广出去。  
面对这些问题,就要发挥我们国家的体制、机制优势,我们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也做了实践,我们根据青山湖科技城的能源政策和自然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节能和新能源应用技术,我们把这些低碳技术编制成为“低碳建筑设计导则”,并在土地出让的时候,作为土地出让的附加条件。这样,不管谁买了这块地,不管找哪一家建筑设计院设计,都必须按导则去做。这是我们探索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即市场调节这只手和政府调节这只手协同作用。现在上海、深圳、珠海、雄安这些地方都已经朝这个方向在做了,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规划引领、导则约束”,通过这样的合作,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已较好地落实了当初省委、省政府要求把青山湖科技城建设成为低碳经济示范区的要求,建成了浙江省第一座区域综合能源站。  
我们搞节能减排也好,搞低碳也好,一个方面是要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仅仅依靠市场调节这一只手是无法实现的,必需要政、产、学、研、企通力合作,共同达成这个目标。大家齐心协力,是可谓:“人心齐泰山移”。  
(策划:徐乐静 统筹:马江 主持:杨心怡 摄像:宋越 项卓然 文字/剪辑:宋越 编辑:戴益节)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