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

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探索道路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精彩观点
1
李俊峰
新华网:我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如何?积累了哪些经验?
新华网:我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如何?积累了哪些经验?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628/64bfb4227f4e478ebdf1f61459d01758.mp4
“十五”初期,我国太阳能、风电等产业技术相对落后,当时国家出台了“863计划”,对光伏和风电产业化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并安排了一批重大项目,大幅提升了我国光伏和风电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 2005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法律保障,推动了包括风、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现在,全球光伏产业前10家都是中国的,风电也有5家左右进入全球的前10名,这是产业的发展状态。  
从技术发展水平来说,全球主要的光伏技术基本上都来自于中国。风电方面,我国也极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许多企业基本上可以和国际企业并肩了。  
另一方面就是市场,从销售来说,我国光伏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70%,风电也占了全球的1/3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法的引领,使得我国光伏和风电产业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才能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中提出,到2030年风光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如果没有这些产业的组织和准备,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体系提这样的目标。
1
李俊峰
新华网:目前我国新能源使用和供应现状?哪些问题需要未雨绸缪?
新华网:目前我国新能源使用和供应现状?哪些问题需要未雨绸缪?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628/dc84f71fb9d04cbca736ff8b5f3bca9c.mp4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思想,到上世纪90年代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再到2005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这些都推动了能源转型和发展转型,使我国能源系统可以在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的前提下,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障能源供应。  
所以通过这些法律的支持,一方面我国能源效率大幅提高,另一个方面我国可再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占比在不断提高。比如,从能源效率角度来说,我国在“十五”时期,每年需要增加近4亿吨标准煤的能源;到了“十二五”,降到了2亿多吨;到了“十三五”降到了1亿多吨,大幅降低了我国能源消费者的压力,缓解了我国能源供应的矛盾。  
从非化石占比角度来说,首先是在我国能源市场比重大幅提高了。比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2005年我国几乎是零,现在已经占到了11%,我国希望到2023年能占到20%,在2050年占到更高。  
我国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2020年两个加起来已近6亿千瓦,我国在这方面是世界第一,为我国实现能源效率不断提高,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重要贡献。
1
李俊峰
新华网:能源立法的意义是什么?目前发挥了什么作用?
新华网:能源立法的意义是什么?目前发挥了什么作用?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628/9e8305572ecf45d39c2d8f97f236b6c4.mp4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社会和经济的系统性变革,其中包括我国的能源转型,能源立法就是要为能源转型保驾护航。能源立法就要包含这些内容,要对能源规划、能源政策、能源技术及经济的政策都要作出详细规定。当前我国能源立法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总量目标制度,就是我国要控制消费总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要逐步提高非化石占比。比如说,2020年是15%,2030年是25%,国家要对这些总量目标要提出一些要求。  
二是能源转型制度,要加快能源转型,加快化石能源的逐步退出。比如中央提出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并且在“十四五”期间要严控煤电、严控煤炭,“十五五”期间实现煤炭的逐步下降,以后要实现化石能的快速下降,同时要大幅提高非化石能的比例,都需要一些法律上的机制性的安排。  
另一个,保证能源安全。能源转型是循序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转变的过程中不能影响经济发展,也不能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转型过程中要保障能源安全。国家能源安全如何保障?一个是从体制机制上做出安排,包括能源的储备和分配机制,再包括能源的应急供应。其实不光我国,所有国家都有一个发展的平衡问题。我们必须保障能源的普遍服务,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都要有充足的能源供应,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享受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总之,能源立法的目的就是实现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
李俊峰
新华网: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新华网: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628/2ffcab2167e94ea58ecf67f0b4d3ac80.mp4
气候变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极端天气的增加。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就是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的变化。这种加剧的变化和大自然的常态变化是不一样的,因为常态的变化它有自然规律,人为的变化会导致极端气候的发生,包括极寒、极热、风暴潮,人类不能一次次忽视大自然的警告。  
我国不仅仅要关注气候变化,同时也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要做出一些切实、实实在在的贡献,来减少这种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碳达峰、碳中和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关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推动能源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极端气候的发生。
1
李俊峰
新华网:2021瓯江峰会您重点关注哪些问题?您对大会有什么期待?
新华网:2021瓯江峰会您重点关注哪些问题?您对大会有什么期待?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10628/620e7fc3fe7d4cf29517868d58f75ea8.mp4
我关注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来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同时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探索出一条道路。没有工业化经济不能发展,但是没有碳达峰、碳中和,我国的发展也是不完善的、不完美的。综合现在国际化的大趋势,所有的国家都要碳中和,所有的产业链都要碳中和。这次大会应该关注碳中和,使我国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产业链都要着眼于未来,为未来的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自己的规划和发展的战略愿景。  
(策划:徐乐静 统筹:马江 采访/剪辑:杨心怡 摄像:宋越 项卓然 文字:马江 杨心怡 编辑:戴益节)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